连平,是今河源现辖县区里独一曾作念过州的县。明崇祯七年(1634年)始建连平州(属散州)。那时,连平州辖河源、和平两县,从属惠州府。河源、和平从属连平州的时刻很短,明一火清兴,入清后便未再属连平州。清朝,河源县属惠州府辖,是惠州府属的中心性方。宣统三年(1911年),连平改州为县。
在雍正《连平州志建置志》中,从起首州城选址、设备情况、建筑材料网罗、建城过程、建城时刻、城市限制以及建州之初的东谈主口和生存情况都有纪录。牟应受等官员躬行参与,从选址、假想到施工,历时约两年。
■清雍正八年(1730年)绘图的连平州城全图。
连平州的建立是明清粤北地区行政区画转移的贫乏举措,通过军事收尾与行政贬责相聚拢,有用领略了九连山区的社会纪律。州城布局与建筑技能体现了明清边邦畿池的典型特征,其选址与防护假想对后世岭南城镇野心影响深刻。至清代,元善镇因商贸快乐成为粤赣规模重镇,持续于今为连平县治所在地。
州治选址周陂即今元善
连平州城所在地元善镇,这座陈旧的城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见证了连深谷区的发展与前行。从“诛茅伐树,易蓬檐以瓦甓,署宇宫墙、街巷市肆,罔不克安厥宅”,到目下的县城当代化设备,走过了快要400年的时刻。
建州之初,连平州直辖区实行图、甲制。设4图,辖40甲。惠化图:辖10甲,即今元善、上坪、内莞、九连等地。忠信图:辖10甲,即今忠信、油溪、高莞、大湖、绣缎、莲塘等地。长吉图:辖10甲,即今隆街、溪山、田源、崧岭等地。银梅图:辖10甲,即今陂头、贵东、贵联等地。
连平州城的选址并非松驰为之,而是经过了三念念尔后行和实地勘探。那时的官员们如广东巡按御史钱守廉、两广总督熊文灿及惠州府理刑推官吴希哲等官员进行过实地磨真金不怕火,尤其是钱守廉,他们对比了多个地点,最终取舍了惠化图的周陂,因为这里地舆位置优胜,一是位于九连山腹地,扼守粤赣接壤咽喉,是联络广东与江西的计谋要冲,便于与外界商酌,对于州城的经济发展、东谈主员来去以及物资运输都有着贫乏真谛真谛;二是其地形环山带水,易守难攻,可利用自然障蔽加强防护,兼具军事防护与行政贬责上风,有用收尾九连平地区的流民与盗贼行动。另外,这里“山环水合,一望平田,大小顺应”,被视为风水宝地,托福了东谈主们对州城异日的好意思好渴望,但愿在这片地皮上庶民河清海晏,州城闹热应承。
连平首任知州牟应受,字子咸,别号元善,贵州省安顺府贵筑县东谈主,拔贡成就,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到任,十二年(1639年)卒于任上,葬于连平州城北马理论岭。任职四年间,治绩迥殊,深受连平东谈主民休养和敬仰。为遥远牵记这位为连平东谈主民奄奄一息的知州,后东谈主将连平州治所在地更名为元善镇。1966年5月曾改称红阳镇,1982年6月复名元善镇。
元善镇位于县境中部,东邻忠信,南依溪山,西靠陂头,北接上坪。下辖15个行政村(醒狮村、时尚村、警雄村、新龙村、鹤湖村、东联村、密溪村、增坝村、河坝村、江面村、留潭村、东河村、邓村村、石龙村、大埠村)和5个社区(城东社区、城西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南湖社区)。
建城经费由各级官员捐银
地址采选后,因为建州事还要走经由,州城的设备便同步进行。州城始建于崇祯六年(1633年)十月,次年十二月主体完工。后续修缮合手续至清初。
整个建城过程层序分明,单干明确。南赣巡抚钱守廉、惠州府理刑推官吴希哲等官员积极参与其中,负责总体野心和融合,长宁(新丰)知事陈国正负责统筹主合手督造建城之事,永安(紫金县)知事牟应受主合手均田赋、清丈地皮之事,惠州府推官吴希哲管工。收受“分段承包、官民配合”模式,动员当地众人与工匠参与设备。
■连平孔庙前的石狮。摄于1904—1920年期间。
建城第一项紧要事务,是经费问题。建城用度来自官绅的两万余两捐银。有司大呼各级官员捐献财帛,监察官员、郡守县令、参游卫所(戎行编制关系)等官员都奋勇捐献,只是一个月就捐献了快要两万银。熊文灿捐献俸禄赎回金2000两,陆同礼捐献俸禄赎金500两,钱守廉捐献俸禄赎金1000两,况兼藩臬司(地点的监察等部门)谈府县以及总戎参游(戎行里的官员)以下的官员,所有捐献了一万四千二百七十两,又设法召募了八千八百七十余两。终末建城计花费二万余两,莫得花费官府的一文钱,更莫得扰攘庶民的一粒食粮。
钱粮大计任东谈主有方,一毫弗成扰民
固然是个新建的州城,那官职却是实打实的,那些等着空白官职的东谈主,像鹜鸟追赶食品相似盯着这些职位,以图谋取私利。越是谋取私利,建城就越莫得见效。在营建工程过程中,进取容易孳生冒领功劳或者财帛等缺点,向下容易给庶民带来扰攘。而新建城民意未稳,一朝对庶民扰攘,容易再激起民变。
遴荐能衷心实意、彻透澈底地把事情办好的东谈主才,是阻绝缺点和扰攘的重要。推官吴希哲和县令陈国正因此全心推断。陈国正挑选了监生叶畅,狂放让他去作念钱粮事务。叶畅品行合法,不被等闲耻辱,才能出众,心念念细巧,尤其擅长贬责钱粮进出。为让叶畅辅导成功试验,陈国正不让官府的公差和差役插手,即便有其他官员委派东谈主来催促监督,也只负责催促监督,不干预钱粮事务。
监生叶畅也十足不负陈国正的信任。他总理巨细进出,粮银安排妥当,千百名工役,都能听他的话,好好出工遵循,而无冒工惰工之弊。东谈主们都对叶畅很表吟唱,合计他精本以慎,廉济以公,忙碌功高。
除了叶畅,其他仕宦也多能克守奉公,积极驰驱,如任满巡简林鸣凤,候任巡简章益卿、孙秩,履历朱家燧等,他们涓滴莫得干预钱粮之事,惟以稽督勤惰供驰驱,无分毫索润,竭旦夕之辛苦。
附进各地县令皆来助力
来自各地管工的县令、官员,俱都克服极重的环境,勤勉使命,共襄连平州城建城大计。
长宁知事陈国正善于用东谈主,能清查弊害、阻绝冒领(功劳或财帛等),恩德广布,威严扩充,业绩迥殊,素质融洽,改动了起首东谈主们嚣闹、违反、不雅望的心态,而积极反映、皆心合力参与到建城使命中来。他搭建约略房舍,我方带上米菜,和工役们一谈在田野住宿,人困马乏,引发庶民积极作念事、投身工程的积极性,当地庶民便逐遗健忘起首的违反而变得亲近,神不知,鬼不觉间就收受了建治之事。“镇之以静,字之以诚”,借着修筑土城这件事,饱读舞长宁县的挑夫带头干活,让翁源那处也积极反映配合。工东谈主们每天的饭菜,按照工程程度供应,工钱也合理披发。工役们受到饱读舞,积极性飞腾。
而九连地区的乡绅们看到此次工程莫得搅扰庶民,处理妥贴,都心悦诚服地参与进来,皆心合力修筑砖城。梁才兴、梁承万、谢诚政、谢万象、辞世远、谢朝回、卓兴万、周万朝、邱世兴、刘世远等九连地区的大姓眷属,各自率领家中壮丁协助工程设备。
烧制石灰的窑工以及木工、石工等工匠都是从江右、东莞召集来的。十月农事竣事后他们聚合过来,都按照普通民工的程序披发工钱,莫得留难也莫得极端的索要。广阔工匠都积极辛苦干活,从冬天一直到春天,天气严寒,雪大、清冷、雨多,但工程莫得停歇。是以对于修建官署等工程的完成情况在完工当日再续报,而城工全部完工则先行上报。
惠州府推官吴希哲负责监督稽察工程的完成情况,从工程运行到每一个智力都尽心推断,督促施工时也终点严格,进出方面躬行仔细核算到每一分一厘,反复恳切地警告约法三章,多样吏民的缺点都被阻绝。
至永安县知事牟应受、河源县知事方秉正、翁源县知事毛懿,则割壤共治之成事,调役协赞之殷勤,奉公著劳,殿邦协策。牟应受“丈勘贼田,履亩清查”,把地皮丈量使命作念得又细又好。牟应受极好负责融合资金和物资的调配,确保了工程的成功进行。牟应受在《连平州志》中形色了建城时的艰苦和我方的辛苦,包括“诛茅伐树,易蓬檐以瓦甓,署宇宫墙、街巷市肆,罔不克安厥宅”。
因地制宜网罗建城材料
虽花费了大都的东谈主力和物力,但建城各项工程都在尽心的贬责下大事罢了。
州城具体施工中,工匠们尽心假想、尽心施工。他们起首凭证野心笃定了城墙、街谈、房屋等的布局。然后,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了官署、学宫、城隍庙等贫乏的建筑。城墙的设备尤为艰苦,工匠们皆心合力,用基石打牢基础,用砖石砌起城墙,历经数月的辛苦,一座坚固的城墙渐渐酿成。
设备过程中,建筑材料的会聚和运输是个浩劫题。为确保建城材料的豪阔供应,官府采取了多种网罗表情,通过征收钱粮的一部分用于购买部分材料,同期饱读励地点庶民和商东谈主捐资提供材料或以物易物。
在木料的会聚上,遴派了老到山林的庶民在近邻的山林中砍伐合适的树木,经过精细加工后运往建城工地。石材则从当地的石山上开采,砖瓦、石灰则当场烧造,极大缩短了运输资本。搬运过程中,工匠们利用了传统的绳子、撬杠等器具,克服了重重困难。对于其他建筑材料,如砖瓦等,部分由腹地制作出产,部分从附进地区采购而来。
建城过程中,良工巧匠以致风水先生都云集在近邻,在城外葺寮结肆,东谈主烟已徐徐聚合了起来。
明崇祯七年十二月建成的州城限制初具,周长约六百三十五丈(2116.7米),城墙高达二丈一尺(7米)、厚一丈六尺(5.3米),雉堞1159个、炮台5座,为砖石土夹杂结构。城墙依地形而建,东临九连山,东、南、西、北面各建一城门,东曰镇连门,南曰玉骢门,西曰望英门,北曰起凤门。东、南、西城门辞别建有表里城门及城楼。
城内街谈犬牙相制,官署有序,学宫尊容,城隍庙矜重,中为州正堂,左捕衙,右库仓,东为文庙学宫,公署稍前。东南为分司,西北为祝圣殿,西南为城隍庙,城外东南为演武场,渐渐酿成了一个功能较为皆全的城市形态。
自崇祯六年十月始建,至次年十二月建成,连平州城的设备只花了一年多时刻。此前和平、长宁建城以二三载计,河源新城更是以五年计,连平州城花费少而设备快。
连平州城自后经不停扩建,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时已初具限制,城内建有州署、学宫、书院、府第、祠堂、店铺等建筑。以州署门前小广场为中心,建有通往东、南、西城区的大街3条,均为长360米,宽6.9米,城区总面积0.36日常公里。
建州初期,在蛮烟瘴疠中历练前行
连平州城建于山中,最宜守御。崇祯七年十一月,连平县改为连平州建制,此时连平城墙衙门公署也已齐备,牟应受雅致调任连平州首任知州。他在《公署》一诗中惊奇谈:“百雉方新似玉磐,岩疆初见汉时冠。”
那时连平州“蛮烟瘴疠、俗犷民顽”,经济逾期,地皮萧索,城郭未立,民智未开,庶民的生存表情较为传统和简朴,居住的多为苟简的茅庐,居住条目较差,生存极为极重。建州之初,全州仅登记“男妇2300丁口”,其中须眉成丁九百九十九丁,妇女一千三百一口。东谈主口珍稀且散播,深平地带多未开发区域。须眉多务农,部分从事烧畲(刀耕火种)、伐木等轻佻出产。由于农业出产力较低,食粮产量不固定,庶民经常濒临饱暖问题。同期,解释资源匮乏,大多数东谈主都莫得收受解释的契机。连平因地处偏远、交通顽固,大批货色运输依赖水路,陆路仅有凹凸山谈,商贸限制有限。
连平州城在起首的设备中,展现出了一种在繁重困苦中历练前行的精神。从选址到建成,每一处都凝合着前东谈主的颖悟和心血。尽管建州之初东谈主口珍稀,生存条目极重,但这座城池却在历史的变迁中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连平东谈主民的精神家园和物资依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时期的超过。
记者:凌丽
裁剪:梁轶伦
二审:蒋莲秀
三审:胡剑廷